二戰後第一名美國戰犯的尷尬處境
有人曾說,「九一一」改變了西方世界的格局。也許這個說法有些道理,所以在最近幾個星期中,與恐怖活動有關的事件反覆成為澳洲媒體的熱點,比如剛剛服完九個月刑期得到釋放的澳洲恐怖犯大衛‧希克斯(David Hicks)。
希克斯今年三十二歲,是南澳阿得雷德人,出生在一個工人家庭。他一九九九年皈依伊斯蘭教,二零零零年加入臭名昭著的基地組織,二零零一年前往阿富汗,接受基地組織的訓練。據說還多次見達本‧拉登(Osama bin Laden)。
二零零一年十二月,他在阿富汗與塔利班的部隊一起被美軍逮捕,然後被送到美國海軍在古巴關達納摩的軍事基地關押。零七年三月,美國軍事法庭判處他七年徒刑,但只需要坐滿九個月,其餘的刑期緩期執行。
零七年五月,他被送回澳洲阿得雷德的牙塔拉(Yatala)監獄關押,到十二月二十九號,他服完九個月的刑期,得到釋放,但警方申請對他實行「控制令」,他在一年之內必須每週到警察局報導三次,半夜十二點到早上六點之間不許外出,必須使用警察指定的電話跟外界聯絡,等等。
希克斯可以說是產生在澳洲本土的、土生土長的恐怖份子,但他成為媒體熱點,還不止是這個原因。
希克斯身上有不止一個「第一」。他是第一批被送到關達納摩軍事基地關押的恐怖嫌犯之一,同時也是美國專門審判恐怖嫌犯的軍事法庭成立和布什總統的《2006年軍事委員法》實施後,第一個以「敵方戰鬥人員」身份受審的嫌犯,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,美國以「戰爭罪」判決的第一個罪犯。
不過,希克斯成為媒體熱點的更重要的原因,在於希克斯被關押了五年半之久沒有被審理。這一點激起了澳洲人極大的不滿,他們覺得,不管希克斯犯罪、還是沒犯罪,都不能這麼長時間不明不白的將一個人關著,不進行審理,這樣是不公平的。
當然澳洲人被美國關押也激起了一些澳洲人的強烈不滿,所以有人發起了一項名為「給希克斯公正」 (Fair go for David Hicks)的活動,搞全國性集會活動,還建了專門的網站。去年剛好趕上澳洲大選,澳洲公眾的強烈不滿使希克斯案變成了一個棘手的政治和外交問題,澳洲政府不得不為此向美國政府轉達澳洲公眾的不滿。最後希克斯能夠回澳洲服刑,也可以看作是澳洲民意通過媒體表達出來的結果,或者說是勝利。
美國軍事法庭的判決也是媒體上爭議的熱點之一。希克斯的父親和律師一直強調,法庭沒有拿出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希克斯有罪,唯一定罪的依據是希克斯自己承認向恐怖組織提供了物質支持。
希克斯的律師說,希克斯和法庭之間達成了一項協議,希克斯以認罪為條件,換取回到澳洲服刑的權利,這項協議還包括在一年之內,不得向媒體透露很多事情,不能將自己的經歷以出書、拍電影的方式換錢。所以當希克斯出獄的時候,雖然有很多媒體在監獄門口苦苦守候了一夜,他還是跳上汽車就走開了,沒有接受任何採訪,只由律師代念了一份書面聲明,感謝澳洲人民對他的幫助和支持。
但他越是不開口講話,媒體越是想知道,他到底有沒有犯罪,他在被關在美國軍事基地的時候,到底都發生了一些什麼事。他已經無可避免的成了媒體的焦點,有人估計,如果他把自己的故事賣了,起碼值成百上千萬澳元。
一個名叫法內斯(Peter Faris)的大律師寫了一篇文章說,希克斯還有機會在澳洲的法庭挑戰美國軍事法庭的判決,而且有的是律師願意免費幫他打這個官司。如果他贏了,他不僅可以推翻美國軍事法庭的判決,還可以名正言順的賣自己的故事獲利。但如果他不去挑戰美國法庭的判決,那麼澳洲人可以認為,他確實是有罪的。
也有一些包括政府官員和九一一受難者家屬在內的澳洲人表示,希克斯應該為自己的恐怖主義行為向澳洲人道歉,並收回其反猶太言論。
目前希克斯住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,他表示希望能安靜的生活一段時間,重新適應社會。但到今年三月,他與美國軍事法庭達成的一年的「封口」協議就到期了,從現在的趨勢看,媒體一定會千方百計想辦法採訪他,所以他能不能得到「安靜」,還很難說。這也許是成為媒體焦點人物以後很難避免的尷尬吧。
2008-01-18
原载于: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8/1/18/n1981319.htm